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发布,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强国建设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9:22:00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提出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农业强国。农业大国如何发展成为农业强国,这份未来10年的规划文件给出了明确方向。

建设农业强国,离不开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农业科技创新、种业自主创新、农机装备以及数字技术作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4个大方向被写入规划。《规划》提出,加强现代化育制种基地建设,健全重大品种支撑推广体系和种源应急保障体系。由隆平高科选育的“晶两优华占”种子,在全国种植面积已达到464万亩,发芽率超过85%。目前,隆平高科水稻品种储备量达到了5000多万公斤,今年计划在湖南推广镉低积累水稻品种300万亩。隆平高科副总裁纪绍勤:

“加大在湖南的‘臻两优8612’的推广,这两年在湖南,包括江西的推广都很好,我们去年已经在全国推广超过了300万亩,在湖南也有将近200万亩的面积了。”

农机装备的高端化和全流程普及也是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点。《规划》提出,推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推动农机装备研发制造、熟化定型、推广应用衔接贯通,实现种养加全链条高性能农机装备应用全覆盖。在永州蓝山县的塔峰镇竹市村,今年春耕期间,无人插秧机就成了当地农户的一大助力,相比以前耗时费力的人工插秧,无人驾驶插秧机配合北斗导航精准定位,可以将作业精度控制在分米级,作业轨迹与计亩数据实时显现,可以大幅提高作业效率,实现降本增效。蓝山县塔峰镇竹市村种粮大户黄增友:

“现在买了这个插秧机,它可以根据程序设定自动化作业,且误差不会超过5公分,每天可以作业40亩左右,相较于传统人工插秧效率提高了50倍,而且每亩给我节约了300块钱的人工成本。”

此外,《规划》还提出,要建立健全天空地一体化农业观测网络。目前,湖南不少高标准农田已经配备了这种智慧化的农情监测系统,通过布设土壤墒情检测仪、虫情监测仪等智能网联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土壤里的水分、秧苗的病虫害情况。湖南亿泽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帅宇:

“大棚育秧现在也安装了恒温监测系统,可以通过手机操控,如果温度过高我们就可以打开大棚的天窗,如果温度还降不下去,我们也可以马上进行喷淋,这个也可以通过手机操控。”

记者:冉自春、永州台文林

编审:孙勇、李浩、于红臣

相关文章:

我国自主研制的重大航空装备AG600性能怎样?专家解读04-21

学者建议:引入退休教师、青少年宫参与课后服务,为教师“减负”04-20

周末冷空气影响华北黄淮等地 南方未来一周雨水频繁04-19

中越第38次北部湾联合巡逻圆满结束04-18

南方阴雨连连江南华南大暴雨 中东部气温下降04-18

湘江科学城完成政府投资约12.6亿元—— 湖南科技创新高地标志性工程高速推进04-15

当城市开始狂舞,你注意安全了吗?04-14

湖南村卫生室医保定点全覆盖 转诊报销无阻碍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