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平方发布新一代通用智能机器人AlphaBot 2。
近日,南都湾财社记者获悉,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智平方在深圳发布了新一代通用智能机器人AlphaBot 2,并宣布最新“AGI终端”战略。
智平方创始人兼CEO郭彦东在现场表示,将在年内启动自有产线建设,计划2028年年产规模达万台,2033年实现百万台交付。他认为,机器人将接力PC、智能手机与智能汽车,成为下一代智能终端,并推动智能生产力深入千行百业。
已具备360度感知环境、任务拆解和全身协同控制等能力
“从OPPO手机到小鹏汽车,我们见证了三代终端的变迁,但每一代都有共同点:交互更便捷,能力更多样。”郭彦东在发布会现场表示,AlphaBot 2作为“第四代终端”的代表,是基于Alpha Brain具身大模型驱动的新形态通用机器人,可以听懂自然语言、自主理解空间,并执行复杂、多任务的动作链。
他介绍,这套由智平方全栈自研的GOVLA(Global&Omni-body Vision-Language-Action)大模型,已具备360度感知环境、任务拆解和全身协同控制等能力。“我们不是在造一个‘自动做饭机’,而是一个能从冰箱取材、完成烹饪并将早餐端上桌的机器人管家。”
智平方表示,AlphaBot 2在硬件上也进行了升级,34个以上的自由度、腰腿升降结构、700mm单臂臂展,能够胜任从工业场景到家庭服务的不同任务。同时,其具身大模型可在端侧本地运行,保障数据隐私,提升响应效率。未来,该产品将在汽车制造、半导体车间、生物科技无菌车间等多个典型场景中实现量产部署。
智平方成立于2023年,核心团队来自微软、OPPO、小鹏等智能终端企业,是最早提出并系统性研发端到端VLA(Vision-Language-Action)技术的企业,其首代机器人AlphaBot已在部分工业园区完成试点应用。目前公司已与华熙生物、晶能微电子等企业达成合作,落地生物科技与半导体制造场景,并计划于今年下半年将产品部署至机场和社区等公共服务领域。
特斯拉、宇树科技等国内外公司均发布新一代人形机器人产品
随着多模态大模型能力的突破和产业链成熟度提升,通用人形机器人正加速走出实验室,迈向实际应用。
2023年以来,包括特斯拉、Figure、优必选、宇树科技等国内外公司均发布了新一代人形机器人产品。其中,特斯拉的Optimus已完成第二代迭代,Figure获得OpenAI与微软投资,国内初创公司如星动纪元、傅利叶也正探索更轻量的通用机器人路径。相比过去的单任务工业机器人,新一代人形机器人强调自主感知、复杂环境适应与“人机协同”。
市场预期也在同步升温。高盛报告预计,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将达到140万台,市场规模达380亿美元。多家投行和智库机构预测,到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将达到万亿级规模。特斯拉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更是大胆预测,到2040年,人形机器人的数量可能会超过人口数量。
不过,行业仍处于早期阶段,量产能力、整机成本、芯片适配、电池续航等环节仍面临技术与工程化挑战。如何从原型样机迈向工程落地,是包括智平方在内的机器人企业需要共同攻克的课题。对此,郭彦东表示,“我们希望成为一家机器人主机厂,像比亚迪之于新能源汽车一样,把智能机器人真正带入千家万户。”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严兆鑫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关文章:
智平方机器人“上新” 年内将自建产线04-21
流量就是“硬通货”04-20
全美多地举行抗议活动 反对美政府近期政策04-20
人形机器人全球首“跑”04-20
经济观察丨广交会首日 绵阳企业收获超8000万元订单04-19
这个世界读书日,来大零号湾一起“读”科学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