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观新闻达州频道 徐洋
穿上巴人服饰在峡谷间拍照打卡、在实景演艺中成为戏中的“群演”……这是游客在巴山大峡谷景区的旅游新方式,也是景区深挖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打造文旅消费新业态的生动实践。近日,“祈福巴山·万物共生”巴山大峡谷大型沉浸式实景互动演艺在达州巴山大峡谷景区首次亮相,借春祈之名,以山水为景、邀人入戏,为游客奉上了一场极具代入感的文化艺术盛宴。

沉浸式互动体验,从“打卡”到“入戏”
走进巴山大峡谷,鼓声阵阵、号角低鸣的场面仿佛仍在耳畔回响。“这是我第一次在没有舞台、没有座位的地方看演出,演员就在身边走过,鼓声就在耳边响起,跟着他们一起唱一起跳,太有参与感了。”来自成都的游客王先生体验完演出后感慨地说,“像是自己也穿越变成了巴人,直接梦回巴国。”
活动期间,巴山大峡谷打造多个沉浸式互动体验区,巴渝战舞、巴人大祭司祈福、巴山情歌对唱、土家婚俗迎亲等仪式场面一一呈现,游客与演员近距离互动,或围观抢绣球,或被拉入巡游队伍,喝砸碗酒、跳钱棍舞,在一步一景、一景一戏的互动节奏中,深度“入戏”。

从“看”文化到“做”文化,从“游客”到“参与者”,“祈福巴山·万物共生”巴山大峡谷大型沉浸式实景互动演艺让游客成为“剧中人”,也让“巴文化”成为脚下的体验、身边的风景。
“在旅游需求逐渐多样化的当下,人们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的浅层次旅行,而是更追求深度感受、深度体验、仪式感和情绪价值的沉浸式旅行。”达州市大巴山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国庆介绍,由于特色鲜明的活动赋能,清明节假期期间,巴山大峡谷景区单日接待游客量突破1.4万人次,同比增长72.31%,成为四川文旅市场的一大亮点。

“巴文化芯片”串联,打造大巴山文化IP
一场营销活动,撬动一座山的文化想象。
不同于传统景区打造的“实景演出”常规思路,“祈福巴山·万物共生”巴山大峡谷大型沉浸式实景互动演艺在形式上进行了大胆创新:没有LED屏、不搭建舞台、不临时造景,所有演艺环节融入桃溪人家原生态自然风景中,渔夫撒网、少女采桑、祭司祈福、春神迎春……让游客瞬间梦回千年前,巴人真正的春日生活场景。

“我们是以山水为背景,沉浸式互动演绎巴文化,以文化为核、体验为魂,探索日间沉浸式轻文旅模式。整个演艺采用360度环绕式舞台设计,既打破隔岸观演的距离感,又增强了游客的沉浸体验和互动性,放大巴人文化魅力。”节目策划邓书江介绍。

“此次实景互动演艺活动,通过以实景沉浸形式,把巴人文化的精髓从‘展览馆’‘博物馆’搬到山水之间、带到游客身边,让游客能深度感受巴文化、了解巴文化。”达州市文旅融合发展中心主任马春霞表示,随着巴山大峡谷沉浸式互动演艺活动完美落幕,打造中国巴文化活态传承高地启幕,欢迎更多游客到巴山大峡谷来“穿巴人服、唱巴山歌、跳巴人舞”,沉浸式感受巴文化。

从看得见山水,到触得到文化,再到体验式参与,巴山大峡谷迈出了从走马观花式“打卡”到沉浸式“精神共鸣”的关键一步。达州市巴山大峡谷八台山文旅融合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达州“头号文旅工程”,巴山大峡谷景区5A创建工作目前已进入冲刺阶段。下一步,景区将持续加强文旅融合,通过“巴文化芯片”串联景区景点,形成独特的品牌体系,多形式联合宣传营销,举办系列民俗活动,打造大巴山文化IP。(巴山大峡谷景区供图)
相关文章:
2025“春雨工程”文化志愿者走进岛礁04-13
让快递 “精准可达”!两部门出台措施进一步畅通乡村邮路04-13
高72米,由720块铜板组成……这里有全国最高的孔子像 | 行走黄河04-12
“齐鲁1号”让“好客山东”更好客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