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新型消费:从“功能满足”到“创新体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16:07:00    

当前,新型消费已成为消费结构优化、品质升级的重要领域,并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对于扩大内需、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特征

新型消费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标志性消费行为。这种消费主要依托大数据模型,通过提供数字化交互界面、沉浸式场景以及个性化体验,精准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

在消费方式上,新型消费呈现出线上线下融合、个性化、社交化的特征。传统消费往往局限于线下实体店铺或线上电商平台,而新型消费则打破这一界限,实现线上线下无缝对接。数字经济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使个性化定制成为新的消费形式。企业通过收集和分析消费者的购买历史、浏览行为、兴趣爱好等数据,精准推送符合其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同时,社交媒体和电商平台相互融合,形成基于信任和口碑的购物方式;企业通过培养网红销售和打造社群文化,吸引并留住消费者。

VR数智体教融合平台

在消费内容上,新型消费主要包括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数字消费是技术创新引领的消费新潮流。借助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通过无人零售店、直播带货、社交电商等新平台在客户和商品之间建立快捷链接,使消费者突破时空限制,随时随地通过线上平台完成消费行为。绿色消费是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消费新趋势。从需求看,广大消费者的绿色意识加快形成。《我国居民消费趋势报告(2023)》显示,73.8%的消费者会在日常生活中优先选择绿色、环保的产品或品牌。从供给看,各类企业积极推进绿色转型,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健康消费是公众健康意识增强下的消费新热点。据消费者协会统计,2024年我国大健康产业总收入规模已达9万亿元,反映出健康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

新态势

当前,我们正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型消费的需求结构、交易模式以及市场环境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呈现出新的态势。

需求数智化。产业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有效带动了消费者互动式、沉浸感消费需求的攀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不断向消费领域渗透,不断拓展数字消费覆盖区域、服务人群。据统计,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规模达6964亿元,网上零售额达15.52万亿元。

平台体系化。这一模式基于互联网平台,通过数据驱动、技术赋能,将消费者、商家、服务提供商等多方主体紧密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共生共享的生态系统。主要有两个特征:一是数据跨界融合。基于数据共享,平台打破行业壁垒,促进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跨界合作与融合。根据《全国数据资源调查报告(2023)》显示,2023年我国数据生产总量、存储总量和算力总规模居全球第二位。二是生态协同共生。平台上各方主体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形成良性互动的生态循环。电商平台通过开放API接口和提供技术支持,帮助商家快速接入平台并实现数字化转型;企业商户积极与电商平台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打造高效、便捷的购物体验。

元宇宙体验空间

选择品质化。在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下,新型消费的各项环境要素持续优化。一是消费选择的多样化。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推荐,不仅提高了用户的购物效率,还极大地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空间。二是消费体验的优质化。智能客服系统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实现与消费者的智能交互;无人零售则通过物联网、人脸识别等技术,实现自动售货、自动结算等,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购物体验。三是消费取向的绿色化。随着清洁能源、低碳技术的快速发展,消费者更加关注产品的环保性能,绿色消费逐渐成为一种自觉的消费习惯。

新发展

推动新质生产力与新型消费互促并进、双向赋能是发展壮大新型消费的题中之义。一方面,顺应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积极打造新型消费新场景;另一方面,以新型消费引领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推动产业链和供应链转型升级,更好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以新质生产力塑造新型消费的未来场景。新型消费的未来场景是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的系统集成。应顺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趋势,积极运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技术、新能源等前沿技术,塑造新型消费未来场景。一是形成数字消费新场景。在文旅方面,加快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通过云展览、网络直播、云演播等服务,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创新发展,激活文旅新业态。在沉浸式消费体验方面,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等技术,以文化IP为基础创造虚拟和实际相结合的空间,发展线上“虚拟布置”“虚拟试选”等服务,为公众提供全新的沉浸式消费体验。在零售新业态方面,推广即时零售平台,鼓励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加快推进零售行业数字化转型。二是培育新的健康消费增长点。在高端医疗方面,积极探索前沿诊疗康复技术在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健康咨询、健康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在数字孪生技术医疗健康服务方面,积极推进相关技术在智慧医院、远程医疗、个性化治疗等领域的应用,开辟健康消费新场景。三是开辟绿色消费新的细分市场。在健康餐饮方面,加强绿色食品的采购和供应,鼓励餐饮企业使用绿色食品原辅料,确保食品品质和安全。引导企业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优化餐饮管理流程,提高运营效率。在绿色智能家电方面,抓住国家实施“两新”战略机遇,充分利用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提升家电产品的节能环保性能和智能化水平,开辟绿色消费新的细分市场。

以新型消费为牵引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关键是在深层次上触发生产方式的变革,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重构与优化,使新型消费成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一是拓展前沿技术应用空间。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新型消费发展,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融资支持等手段,降低企业和消费者的成本负担,激发市场活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先投资布局消费带动更强、乘数效应更大的设施,协同推进与新型消费有关的新基建、传统设施数字化改造等领域的投资,为壮大新型消费提供有力保障。二是推动产业链现代化进程。针对服务型消费潜力释放面临的结构性矛盾,着力深化需求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消费政策的结构性调整。通过提升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进一步加大对消费品制造业和消费性服务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持力度,引导和鼓励企业利用数字技术发展柔性化制造和智能化生产,提升企业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能力和产能灵活转换能力。三是促进生产要素顺畅流动。加强政策支持,引导企业进行消费场景创新和技术改造升级。同时,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生产要素的高效组合与顺畅流动。

相关文章:

新型消费:从“功能满足”到“创新体验”04-24

四川出台稳外贸 9 条措施04-24

烽火再燃|从特种部队侦察兵到商海“特种兵”,退役军人王在搭起退役军人创业平台带动千余人上岗04-24

1994年的郭露西将超越“霉霉”,成为全球最年轻白手起家女性亿万富翁04-24

主播遇见电影丨中国大片幕后有多硬核?主播带你看顶尖片场黑科技04-24

算法像思想,工程是身体,这家新型机构携手高校用AI驱动科研范式变革04-23

郑州数据交易中心公开征集公共数据应用场景需求04-23

淄博机器人产业专利池“聚智汇力” 强链增效激活新动能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