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7日讯 (山东经济广播记者 董建华)今年清明假期,赏花踏青、文化体验、户外运动等消费火热,多元文化体验激发了消费新需求,山东“春日经济”不断升温。
“节气+文旅”的多元创新产品,为传统节日旅游市场注入新活力、新动能。假期期间,山东共接待国内游客2387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99.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9.9%和10.2%,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家重点景区、16家5A级景区人气爆棚,接待量显著增长,营收也大幅提升;公共文化场馆同样热闹非凡,服务人次大幅增加。
优惠措施激发市民出游热情。各地景区推出优惠票、折扣票、家庭套票、《市民持休闲护照》特惠等多样优惠。青岛琅琊台与大珠山景区联动,游客凭大珠山杜鹃花会门票能低价游琅琊台;烟台张裕柳林河谷免大门票,带动景区内消费大幅增长;蓬莱阁、威海华夏城等景区推出特色套票,降低游客出行成本。
踏春赏花自驾游带火乡村主题。清明假期出行以短途为主,乡村游成为清明假期有力补充。烟台开通赏花专线,让游客轻松赏樱花、杏花;潍坊齐鲁天路沿线的乡村民俗游受游客喜爱;临沂天蒙景区推出直升机观光、山歌大赛等活动;威海打造春游主题线路,融合多种业态,满足不同游客需求。
红色游、夜间游倍受青睐。清明假期,不少游客选择前往红色景点,缅怀先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临沂创新红色教育模式,《跟着团长打县城》等节目持续上演,青少年参与度高;烟台芝罘区举办夹河大集山会,融合非遗与现代娱乐;日照推出“姜子牙主题”沉浸式演艺,为游客提供全新夜游体验。
文旅融合推陈出新带动体验消费。沉浸式体验互动文旅项目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消费群体,潍坊金宝乐园的“尖叫动物城”互动巡游充满活力;枣庄台儿庄古城举办“清明古韵”系列活动,游客可参与汉服游园等;淄博周村古商城的“清明雅集”,让游客体验踏青寻古、品茗斗诗。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有力供给丰富。节日期间,全省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正常开放,并精心策划推出了精彩纷呈的展览和体验活动。淄博市图书馆开展国学共读等活动;威海举办零元观影、民俗展等;烟台莱山区图书馆推出“AR古籍修复”体验,让青少年在趣味中学习传统文化。
山东清明文旅市场“春”意盎然,得益于产品创新与营销推广的良性互动。当前,山东文旅产业正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从传统观光向体验式、沉浸式旅游转型。这种以创新为驱动的发展模式,不仅为传统节日注入了新活力,也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关文章:
【经广时评】山东清明文旅市场“春”意盎然04-07
佛山清明祭扫大数据出炉!221.08万人次现场祭扫,人最多的地方是……04-07
8.8万人次创新高,淄博陶琉馆清明假期“热辣”迎客04-07
清明假期,济南30家景区共接待游客174.85万人次04-07
清明假期,郑州接待游客超400万人次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