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孙翔峰
随着上市券商2024年年报披露不断推进,券商资管业务的开展情况逐步清晰。
去年,券商私募资管受托管理资产总规模实现触底回升。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统计,截至2024年末,券商及其资管子公司私募资管产品规模达5.4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证券时报记者梳理多家头部券商相关业务数据发现,去年头部券商资管整体管理规模实现稳定增长,其中,中信证券成为唯一一家在管规模超过1.5万亿元的券商。
值得注意的是,券商资管业务受到市场波动和行业管理费用下行的双重冲击,部分公司收入下滑明显,未来券商资管提升盈利水平仍然任重道远。
管理规模触底回升
从年报数据来看,大部分头部券商资产管理规模都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证券时报记者根据上市公司年报及Wind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年末,不考虑海通证券与国泰君安合并的背景下,已经发布年报的券商中,在管规模第一的仍然是中信证券,资产管理规模合计达15424.46亿元。
紧随其后的分别是国泰君安和华泰证券,受托管理资产总规模分别为5884.30亿元和5562.67亿元。另外,中金公司以5520.34亿元的规模位居第四,第五则是中信建投证券,受托管理资产总规模为4948.58亿元。
从增速看,头部券商增速普遍不高。中信证券上年的数据是13884.61亿元,同比增速约为11.09%,国泰君安受托管理资产总规模较上年末增长6.5%,中金公司受托管理总规模甚至出现小幅度下滑。
相对于规模,产品结构的变化可能更值得关注。其中,最大变化是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规模的快速扩张。
2024年2月,券商私募资管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规模达到了2.67万亿元,首次超过了单一资产管理计划,并连续保持了10个月的领先优势,规模差距亦逐渐拉大。这表明,在资管新规之后,券商资管近年来持续发力主动管理,已经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
这在头部券商的年报中也可以管窥一斑。国泰君安在年报中披露,截至2024年年末,公司集合资产管理规模为2393.2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1%。单一资产管理规模为1295.38亿元,较上年末下降2.6%。专项资产管理规模1404.01亿元,较上年末下降4.1%。
中信证券年报显示,截至去年底,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规模为3432.43亿元,同比增长了15.3%。
公募化转型任重道远
由于多家头部券商的资管子公司仍然没有获得公募牌照,导致头部券商在产品布局等方面存在劣势。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公募资管非货管理规模排名前十的券商分别为东方红资管、中银国际证券、财通资管、国泰君安资管、中泰资管、浙商资管、中信资管、东证融汇资管、华泰资管、山西证券。
其中,仅东方红资管、中银国际证券、财通资管3家的非货管理规模超过千亿元,分别为1509亿元、1224亿元和1133亿元。且排名前十的券商中,除中信资管和东证融汇资管外,其余均为公募持牌机构。
从年报数据看,公募牌照能在产品布局、市场营销等方面充分释放券商资管的整体能力,从而提升券商资管业务盈利水平。
东方证券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管理规模仅有2165.68亿元的东证资管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4.35亿元,净利润3.33亿元。
另一家拥有公募牌照的华泰证券资管截至2024年年末资产管理规模为5562.67亿元,全年实现了营业收入17.46亿元,净利润8.82亿元。
与之对比,2024年管理规模3114亿元的光证资管,2024年营业收入6.75亿元,实现净利润2.19亿元。
因此,在部分头部券商的年报中,获取公募牌照仍是重要的年度任务。中信证券在年报中表示,“资产管理业务将进一步加强投研团队建设,持续提升投资管理能力……持续推进公募牌照申请。”
不过,自2023年11月,兴证资管获批开展公募管理业务之后,整个2024年再无一张公募牌照花落券商。证监会信息显示,目前广发证券资管、光大证券资管、国金证券资管3家券商资管提交的公募业务申请,审批进度也均在2023年止步于补正环节。
盈利能力仍在低位
2018年资管新规实施以来,券商资管管理规模不断压缩,虽然2024年略有反弹,但是整体而言仍然处于低位,与之对应,券商资管的整体盈利能力也大幅压缩。
证券时报记者根据上市券商年报以及中金公司研报统计了头部券商2024年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的情况。
数据显示,2024年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位列第一的是华泰证券,资管业务净收入高达31.06亿元,中信证券和东方证券位列二三,分别是23.22亿元和13.41亿元。另外,中金公司2024年也实现了高达12.09亿元的资管业务净收入。
不过,如果对比业务规模变化数据来看,就能发现券商资管业务创收能力显著下降。比如,中信证券去年管理规模增长了11%,但是资管业务净收入仅增长5%。东方证券、申万宏源和华泰证券2024年资管业务净收入则分别下降34%、30%和27%。
而东方证券、申万宏源2024年的管理规模都只下降了10%左右,华泰证券的管理规模则从4799.05亿元增至5562.67亿元。
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管理费收入和业绩报酬收入。业绩报酬收入与市场环境、基础资产表现、管理人投研能力相关,而由于规模下降、市场波动连累,此前券商资管业务多个年度出现了业绩增速低于规模增速的情况。考虑到2024年整体权益市场波动较大,部分券商资管业绩增长确实存在压力。此外,包括公募基金在内的整体资管行业管理费下降也可能是导致券商资管盈利能力下滑的重要因素。
天相投顾统计显示,2024年基金公司管理费收入总计达1226.78亿元,同比下滑了8%。
“公募业务布局较多的券商资管受到全行业降费的冲击更为明显,以私募为主的券商资管同样也受到资管行业整体降费的影响。”有资深券商资管人士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大多数券商资管产品布局主要集中在固收市场,近两年竞争越来越激烈,也会导致整体创收能力下滑。
申万宏源在2024年年报中表示,2024年公司资产管理及基金管理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为7.96亿元,同比减少1.79亿元,下降18.36% ,主要是受资产管理规模和管理费率下降等因素影响,管理费收入同比减少。
相关文章:
赛维系退场海源复材将再度易主,接盘者曾多次冲击资本市场04-07
中国中车:预计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80%-220%04-07
小米集团销售推广开支5年1014.6亿 SU7标准版上市仅10月召回3.09万辆04-07
80亿殡葬龙头福寿园去年净利润腰斩!高价墓穴滞销,开始尝试将AI技术应用于打造“数字人”04-07
云南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坚定信心,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04-07
券商资管规模触底回升 盈利能力仍处低位04-07